关于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专题
调研报告
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5月11日)
根据工委区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4月25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海燕同志带队,通过实地察看、询问交流、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红石崖、长江路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速度快、效果好的街道进行了视察。同时,还专门组成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调研小组,于4月26日—4月30日、5月2日-5月9日,深入相关部门、街道、企业,对隐珠街道、珠海街道、西海岸公用集团等单位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同区城市管理局、隐珠街道、西海岸公用集团分别进行了讨论研究;同相关部门街道企业的普通工作人员、基层人大代表、执法队员、园林环卫工人、社区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情况
新区成立以来,工委区委着眼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开创了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新局面。
(一)城市管理规范标准体系日臻完善。工委区委结合新区实际,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和国内先进地区城市管理创新做法,研究出台了《关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城市管理责任清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规范标准,对城市管理的主体范围、原则目标、管理体制、行政执法、公众参与等都作出了系统性规定,为推动新区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二)城市管理体制属地化改革框架基本形成。目前,新区城市管理事权、综合行政执法权、养护作业管理权已按规定完成下放,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城市管理事权划分明确。根据属地化原则,制定实施了《城市管理责任清单》,明确了14个街道的城市管理责任主体地位,具体负责辖区内道路保洁、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以及河道、海岸线的养护管理,负责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环境卫生和小区物业管理。区城管局履行行业指导、协调、监管和考核职能。改革方案规定下放街道的城市管理事项,已经全部交接完成。
二是城市管理执法权责任清晰。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制定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确认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镇街执法中队在行政执法领域的权力责任清单。确定由镇街承担的城市管理执法领域共计8类400余项执法权限全部下放,占全部执法权限的27%。属地镇街案件3260起全部交接完毕;下沉镇街工作人员410人(在编人员与协管员各占50%),约占区综合执法局执法队伍的70%,已经全部到岗并履行执法职责。
三是城市管理养护作业下移基本完成。根据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各街道与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相互主动对接沟通,签订了《作业服务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区城管部门负责管理的道路保洁393条约1914万平方米、绿地约1206万平方米、7条城区河道完成交接;各街道自管的道路保洁、绿地分别完成约140万平方米、44万平方米以及23条河道的交接工作,其余部分正在进行测绘核准工作。
(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在调研过程中,根据我区出台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们对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分,共梳理出具体目标任务58大类108项。其中,规定今年3月31日前必须完成的有33项,已完成31项;规定今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12月31日前完成的有72项,涉及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均已破题实施,涉及街道的目标任务中绝大部分正在积极有序推进;规定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12月31日前完成的目标任务有3项,正在进行调查研究。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
(四)环卫工人关爱持续推进。在各街道建立环卫工人爱心点899处,成立了定向扶持贫困环卫工人的“一枝一叶”公益服务社和环卫工人关爱专项基金,开展了环卫工人91个“微心愿”认领和困难环卫工人救助活动,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增强了环卫工人的归属感。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分析,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但从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和推进实施来看,在区、街道、企业层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区级层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服务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进。截止5月10日,城维费仍然没有完成最终核准;整合优化基层协管力量,加强街道市政园林环卫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仍然没有到位;街道执法队员(拥有执法资格)在各街道的配备数量不尽合理。
二是多头管理养护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从道路保洁来看,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国道、省道、县乡道仍分属于公路、交通部门管理。
三是市政园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新区成立以来,尽管每年都加大对西区市政园林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市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比东区,西区市政园林环卫基础设施普遍陈旧,数量少、档次低,日常维护压力较大。
四是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目前,新区城区范围内,仍有存量渣土堆约72万方(建筑垃圾约60万方、混合垃圾约12万方)尚未有效清理;建筑废弃物运输处置和建设工地管理尚不规范,建筑垃圾洒漏、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现象时有发生,给路面保洁造成较大压力。
(二)街道层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认识程度不一。据了解,部分街道对我区出台的《关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城市管理责任清单》等一系列改革制度措施,与自身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在对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上还有欠缺。
二是改革工作推进不平衡。我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配档表》规定今年3月31日起开始实施、属于长期持续推进的38类72项目标任务中,涉及街道承接实施推进的有32项,绝大部分仅仅是点个卯破个题,部分精细化工作尚未完全展开。
三是部分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匮乏。以隐珠街道为例,现有行政执法人员19人(拥有执法资格),户籍人口46万,人均执法力量约为万分之零点四。部分街道的行政执法力量实行“三班倒”之后,往往每班只有二三名行政执法人员(拥有执法资格)。特别是一些辖区面积大、外来人口多、管理任务重的街道,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街道园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街道在修剪、洒药、栽培、造型等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园林管护方面,存在着“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园林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企业层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作业队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作业队员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五十五岁左右,负责简单的清扫保洁环卫工作尚能胜任,但是对造型修剪、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园林养管工作来说,仍需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养技能。
二是现有清扫车辆严重不足。目前,由西海岸公用集团负责的保洁总面积达到1976万平方米,其中机扫面积为669.5万平方米。据了解,该公司现共有垃圾清扫车90台,其中,湿式机扫车78台,干式12台(冬季使用)。以湿式清扫车为例,每台湿式清扫车理论上日清扫量约为9万平方米;按压缩车故障率9.55%、湿式机扫故障率10.13%计算,每天清扫、压缩车辆的正常运行率为95%,理论上只能满足每天清扫一次,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三、建议
现结合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区、街道、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区级层面的工作建议
一要加大对街道属地化改革的保障服务力度。城市管理事权、行政执法权下放,街道能否有力承接和推进实施,直接影响改革成效。在我们梳理出的58大类108项目标任务中,涉及街道的共有30大类39项,分别约占改革目标任务总数的51.7%和36.1%。建议尽快完成城维费最终核准、完善执法人员配备、加大环卫园林和执法人员培训等基本保障服务工作。
二要加大市政设施维护资金投入力度。同青岛市其他各区城维费标准相比,我区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建议参照青岛市维护标准,按照经济增长比率,建立区城市管理财政投入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城市管理运行的基本费用。
三要适当加大对基础薄弱街道的政策扶持力度。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街道市政园林环卫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基础薄弱环节较多。这也是部分街道普遍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在城维费核算标准上、在制定考核政策上、在配备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上,适当向基础薄弱街道倾斜,实行街道分类管理,分类考核。
四要加大市政园林环卫设备配置力度。鉴于目前设施保养量、道路保洁面积的扩大和维护标准的提高,建议适当增加配备一定数量的清扫车辆和应急设备。对于投资较大的大型设备,建议积极探索融资租赁、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
五要切实加大建筑废弃物管理力度。据了解,新区建设工地约占全青岛在建工程的1/4,建设施工、渣土运输给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能管好施工现场、妥善解决建筑废弃物和渣土运输洒漏等问题,仅道路保洁工作量就可以大大减少。建议参照《青岛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适合新区实际的《实施细则》,加大对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建筑废弃物运输处置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六要加快推进统一管护工作。区有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协调,将街道辖区范围内仍分属于公路、交通部门管理的国道、省道、县乡道纳入新区统一管护范围。
(二)关于街道层面的工作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并指定专人具体靠上,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大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
二要制定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街道要围绕工委区委关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街道社区学习宣传新区《关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城市管理责任清单》《城市管理工作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对本街道应当落实承担的改革任务,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梳理细化,制定出本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点目标任务配档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圆满完成工委区委确定的各项改革目标任务。
三要开展全面细致的摸底普查工作。要组织专门人员对“三不管”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实测,对物业小区、背街小巷、公共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街道环卫保洁地图和一路一表、一区一册、一网格一台账,夯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基层工作基础。
(三)关于企业层面的工作建议
一要严格执行《黄岛区城市管理工作标准》。要主动对标国内城市管理先进地区,以高于区的标准严格要求,切实提高道路保洁、园林绿化、河道养护等管理水平。
二要加强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近期,要选拔一批技术过硬的骨干人员,充实到管养一线,切实解决作业队精细化管养技能不高的问题。同时,要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管理养护工作的技术水平。
三要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根据作业规模的扩大、养护标准的提高和管理部门精细化的要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更新升级各类养管设备,切实提高环境卫生保障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