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促就业 惠民生 ——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关注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17/11/30      来源:黄岛区人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早在2016年末,区人大常委会对新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把促进就业工作列为2017年常委会审议的议题之一。今年9月至10月,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通过查资料、看现场、听汇报、调查走访等方式,对全区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区人大常委会首先制定了详细地执法检查方案,先后两次深入到隐珠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东方金石大厦七维创客空间、黄海学院创客空间、环球集团有限公司、益和电器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总工会、工商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与用工单位、职工代表、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及时掌握了全区就业形势和动态,摸清了实情。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起草形成了翔实的执法检查报告,指出全区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意见,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在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执法检查报告,在充分肯定区政府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下步促进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审议,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对法律和政策的宣传。继续深入开展宣传,围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新区对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大力宣传就业创业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倡导劳动者光荣,劳动者受尊重的社会风尚,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要求,把扩大就业作为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立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就业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继续发挥好“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平台的作用。围绕市场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的统筹协调机制,弘扬“工匠”精神,不负传承使命。

三是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创业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和新动能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拓展对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人员的融资渠道,落实好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奖补等各项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新区企业为本地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四是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开展针对困难人群的“精准就业”活动,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特殊困难毕业生实施帮扶。继续发挥大学生网上创业园的作用,扶持大学生创业。

五是加强劳动执法监管。加大就业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大力整顿不法中介扰乱就业秩序的行为。建立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引导企业以人为本,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努力实现从劳动者“能够就业”到“更高质量就业”的转变。

(阅读数:1994)
版权所有© 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大常委会
鲁ICP备17048463号-1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