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既方便群众就医,又能减少群众医疗费用,也是稳步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关键。为进一步推动提升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期,黄岛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先后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镇街、村居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新区城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是制定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新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做好相关用地预留,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区社区医疗服务全覆盖,积极打造城区居民“十五分钟步行就医圈”。
二是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夯实三级医疗服务网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落实住建部、发改委建标〔2013〕 62号文件,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对未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街道,应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十三五期间完成机构设置,尽快构建起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经济有效、便民利民、满足人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并抓好管理、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保障工资待遇。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居民最基本医疗服务,基本上都是免费项目,很难通过创收补平聘用人员工资。建议将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应适当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额工资补助标准。
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